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与无穷之路

· 2731字 · 6分钟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中秋放假期间看的一部电影的名字,实际上这是一部纪录片。影片最后一幕中作家余华说他小时候看到的海水是黄色的,可是书上说是蓝色的,于是他就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去看这部电影的动机有两点,一是最近两年许多次刷到这部电影的海报,正着看是海水、倒着看是山的设计令人叹服;二是电影名字读起来有点意思。

电影一开场的时候有点想跑路,因为发现电影开始放映后观众竟然就我一个,特别黑的环境令我非常不安。重点是第一部分名为“吃饭”,就真得是那种怼脸拍各种老头老太在排队打饭以及吃饭,在做好心理准备隔绝现实去电影世界参观的我,被那种诡异的现实感吓得不轻,不过想着一部电影再烂应该也还是能有好看的点,于是静坐忍着继续观看。后来看到余华讲的一些像段子一样的故事,心想算是值回票价了。

最近还在看一部真正的纪录片名为《无穷之路》,讲的是香港TVB的采访团队去四川、云南等几个省份采访脱贫村落的事迹。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优点是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讲述贫困村如何脱贫,既没有用一种过剩的圣母心视角去描述村子有多贫困、观众需要多么应该地去同情他们,也没有用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视角去宣扬村子得到了国家的莫大帮助把脱贫全部归功于国家,虽然也有对比以往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现在人民生活的平顺、富有希望,但却十分强调人民之中活生生的人的体验、人的作用和付出。

两者的类别、风格、内容都相差甚远,但由于我同时都看了,于是进一步从一些共同的点发散性地思考了一些有的没的:

1.我是怎么接触到它们的?

它们不是必然出现在我所关注的内容中的,极有可能是“被推荐”给我的。当我第一次在手机上刷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电影海报时点开大图看了,于是后续它才被多次推荐给我看到,当电影上映时我才会对电影名字有印象。而无穷之路能够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大概是因为前段时间我看了TVB另一部高分综艺《寻人记》。当然啦,这都只是我的猜想,我猜想我的兴趣爱好会被互联网捕捉并记录。不过这次我不想写“信息茧房”、“传播媒介”之类的,我往另一个方向想了想,在互联网尚未兴起的许多年前,人们又是怎么接触外界信息的呢?个人认为是通过人。人会记录,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记录,把情感记录在音乐和诗文里,把所见所感记录在画里、书里,或者只是把简单的信息记录在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里。当音乐、诗文、书画只是被记录在书本上的时候,它们跟书一样只是“物”,但是当有人将音乐演奏出来的时候,有人将诗文朗诵出来的时候,有人认认真真地去欣赏一幅画或者看一本书的时候,这些都不再仅仅只是“物”,有时候它们将我们和创作者、记录者的世界连接,也有时候它们勾起我们的情绪将我们和过去或未来的自己连接。这一切是不是说明,“记录”与“存在”有某种联系呢?可是若有些东西虽被创作出来、被记录下来,但我却从未接触过,那它们是不是从未在我的世界存在过,可它们又确确实实仍然以物的形式存在着。如果我没去看那部电影,也没看过那部纪录片,也就根本不会有这些思考,但是否也仍然会有别的契机触动我别的思考呢?如果一个问题不存在答案,或者答案无法被理解,那么这个问题仍然有存在的意义吗?

2.如何看待乡村的变化?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和《无穷之路》有一个共同的落点–乡村的变化。前者是以作家、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在看待,虽然一条河在三十年前是这个村子的、三十年后又跑到那个村子去了,但是河一直在,乡村、土地、河流是根,即使外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带着乡村也在改变,但根始终是根,要有回来的时候。后者是以记者的角度在观察,村子因闭塞落后而贫穷,但是国富带动民强,接受了外界的扶贫帮助后村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村子里的人个个都在努力跟上这世界的变化。两者都体现了一些很好的变化,村子的经济条件在变好,村子里人的思想也在改变,但我又往另一个方向想了想,那些没落的、被人类抛弃的村子呢?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有建起自己的小学,上到四年级的时候村里的小学办不下去了,于是五年级的时候去了附近最大的村子里的小学上学,那个时候同学都来自不同的村子,我也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村子啊。学校合并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近几年我开始看到一些村子合并的信息。今天不写“合村并居”,只是写村子合并。我们村子地处平原,近几年龙虾养殖收益很好,因此也仍然有一些青壮年劳动力留在村子里。但我有听到、看到一些信息,有些山区的村子里年轻些的人都搬出去或者出去打工很少回去,只留下老人在村子里,当老人们一个接一个去世以后,村子自然就荒废了,已经有许多人类生活过的痕迹被自然植物掩埋。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人类有益的人们就留下,对人类无益的人们就抛弃,于是人们需要自然资源的时候就去开垦荒地,可是当自然不再是“资源”的时候变成村子后的荒地再次变回“荒地”。地球很大一颗,上面存在着无数个村子,有发展得好不断进步的村子,也有发展得不好不断退步的村子,有变得越来越城市化的村子,也有被人类遗弃后终得返归自然的“村子”。人类啊,始终是这颗蓝色星球上最有智慧、却也最自私的一类生物。

3.它们是热点嘛?

那天看完电影后我上B站搜了下余华的其他访谈视频,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就被高频地看到各种“余华”。自从被列弛同学无意中带坑里以后,我开始认真地看鲁迅的文章,最近发现“鲁迅”好火,也是各种高频地看到迅哥较为出圈的名句。而“脱贫”这两年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的加成下,也早已成为一种热点。作家余华的小说和思想家鲁迅的杂文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为何最近才这么火?我猜余华的段子火是因为电影上映了,而鲁迅的文字火是因为前段时间《觉醒年代》那部电视剧成了爆款。贫困从古至今也存在无数个年头了,但脱贫为何最近才这么火?我先不猜这个。我稍微有一丢丢讨厌这些个热点,因为现在信息的快速传播普遍走的是那种博眼球、短平快的形式,某个人、某件事、某个议题在成为热点的同时一定是被标签化、被裁减之后的。明明我才发现迅哥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那个形象,但所见所闻又都还是“那个形象”。“余华”就更惨了,不知道他的段子火了以后能有几人真得去读他写的小说。

话说正是因为大家统一谈论的都是迅哥的各种苦大愁深,我偏就想从他的文字里抠点有趣的记下来。今天看完了故事新编,却也没抠出来太多有趣的,有些我读了觉得搞笑的段落单独摘抄出来可能只是正好点在我的笑点上而已,比如“老子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又如迅哥在故事新编的所有故事里描写时间都是诸如“大约过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张大饼的功夫,现状并无变化,看客也渐渐的走散”、“约略费去了煮熟三锅小米的功夫,总算得到一种结果”,哈哈哈。

亡命之徒—纵贯线